近年来,风云组合连创佳绩,当今羽坛,没有谁挡得住付海峰惊雷闪电的必杀一击,也没有谁猜得到蔡赟神鬼莫测的出球路线,当蔡赟和付海峰风云际会并肩站在球场同一侧的时候,酣畅淋漓的进攻、一招制敌的机巧、出人意料的线路、精彩刺激的攻防将会主宰整场比赛。
这固然主要归功于二人的羽毛球运动天赋、勤勉努力和兄弟般默契配合,但称手的兵器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,因为个人感觉球拍是否称手会影响打球心情、打球心情会影响技术发挥、技术发挥会影响比赛结果。所以自从国家队装备李宁羽毛球拍后,李宁N70羽毛球拍和李宁N50羽毛球拍就成为了新一代的“风云”刃。
一、拍子参数和测试条件
拍子:LI-NING N70(御凌风) W3S2,LI-NING N50(炫雷火) W3S2
羽线:NBG95(石墨色),空拍上机,Yonex四线结拉线,电子拉线25Lb
手胶:Yonex 102C
拉线后平衡点:N70 294mm,N50 290mm
羽球:AS05
二、外观
从外形看,李宁N70羽毛球拍和李宁N50羽毛球拍都是7mm细拍杆,拍长都是674mm,但N70是210mm加长手柄,N50是200mm普通长度手柄,N70拍框有些像 ARC10拍框,但拍框顶部似乎比ARC10的略窄一点点,N50拍框则与Ti10非常类似。从漆水图案看,N70的外观更为美观,拍框和拍杆上的花纹图案在N系列拍子中是比较丰富的,尤其是拍框上几缕若隐若现的银丝似乎轻柔地穿过拍杆、手指一直蔓延到使用者的心头,大有“心有灵犀一点通”的神韵,拍子外观烘托出使用者的心思缜密和灵性;N50红白配色再加上些许银色的点缀,看上去近乎有些简单,但个人认为其中蕴含了一个哲理:“最致命的杀招往往都是最简单的招式”,就如同付海峰的杀球一样:简单、却致命!
三、材质和中杆硬度
从李宁官方网站的球拍材质介绍看N70是碳纤维加钛,N50是碳纤维,但在球拍宣传卡上则有更多的细节信息,其中:N70中的钛是“3G Ti”,解释是“以超弹性3G钛合金打造拍框3、9点及以上部分,其卓越的记忆金属性质,将精准控制拍框复位,提升击球的抗扭性能”,细数一下“3G Ti”共覆盖了12个穿线孔的拍框距离;N50是拍框纤细和波浪结构线槽,3、9点位置则采用了“TB NANO”材质,这点与N90、N33是一致的。两支拍子拍杆材质都是碳纤维,没有像N33那样使用“TB NANO”材质,硬度来说两支拍子拍杆硬度基本与N90相同,但在实际使用中感觉N70的拍杆比N50的要略硬些,可能与拍柄长短有关。
四、使用感受
(一)高远球
主动情况下,李宁N70羽毛球拍和李宁N50羽毛球拍表现良好,拉高远球都比较到位,手感扎实,但是可以感到两支拍子还是有区别的,N70打高远球头重感和借力感十分明显,感觉出球比N50干脆一些,落点控制较为准确,但手腕的受力感也比N50明显;N50打高远球主要感觉到拍杆的弹性,感觉似乎球在拍子上瞬间停留,然后借助拍杆的弹力将球甩向远处,手感比N70略微柔和一些。在仓促回球、发力不充分的被动情况下,N50借助中杆弹力回球的效果要稍好于N70借助头重回球的效果。
(二)网前球
网前小球质量高低主要是取决于个人技术纯熟度和手感敏锐性,在实际使用中,两支拍子表现各有特色:由于N70的加钛拍框要比N50的拍框稍硬,所以在小球线路和落点的控制上N70比N50有优势;由于相对头轻和较窄的拍框,在挥拍灵活度上N50却占有明显优势,在前场和对手斗网前小球时,N50的反应速度要快于N70。网前扑球,两支拍子扑出的球都比较凌厉,但比较而言,N50在抢扑球点时具有更快的速度。为弥补灵活性上的差距,用N70打网前球和扑球时最好将手握在拍柄上端。
(三)网前挑球
网前挑球(包括正手、反手挑球),控制好挑球力度和落点是关键。N70借助头重可以轻松的将球挑到底线附近,比较省力,并且落点控制较好,N50则是借助拍杆的弹性,利用手腕发力将球弹击到后场,更具有动作上的隐蔽性和欺骗性。
(四)后场反手球和接杀球
N70 主要借助头重将后场反手球或杀球挑回对方后场或放对方网前两角,但挥拍速度和连贯性不如N50;N50回后场反手球的表现要明显优于N70,挥拍灵便,每一拍之间的衔接干脆利落,由于灵活性上的优势,较容易抢到高点和更好的回球机会,回球线路的选择要多于N70,另外依靠不算特别轻的拍头和挥拍连贯性好的优势,N50接杀球的回球质量和相持能力都较强。在实战中,我经常故意用N50连续挑高球让对方杀球,然后一直耗到对方出现主动杀球失误,在用其他拍子时,我可不经常这么处理对方杀球。
(五)吊球和平抽球
无论是劈吊还是滑板吊球,N70出球更稳、落点更准,而且感觉出现高质量吊球的几率要高一些,N50的表现则只能用中规中矩来形容。平抽球方面,依靠拍子的灵活性,N50表现上乘,回球速度和相持能力可圈可点,N70的平抽球虽更具力道,但相持能力还是逊于N50。
(六)杀球
感觉平衡点超过290mm以上的球拍杀球能力都不会太差,并且还都基本是盒式拍框类型,所以总体上讲,N70和N50的杀球能力还是很强的。具体分析一下:
N70得益于拍头重量带来的增益,杀出的球很重,可以说是势大力沉,杀出球后给人一种一锤定音的感觉,并且由于拍框较硬,感觉球一碰拍面就飞出去了,拍面的指向性较明显,落点较为精准。
按照以前进攻、平衡和防守拍子的简单划分方法,拍子平衡点在280-285mm之间的属于防守型拍,在285.1-290mm之间的属于攻守平衡型拍,在 290.1-295mm之间的属于进攻型拍,N50已经属于偏进攻型的拍子了,再加上纤细拍框和拍杆带来挥拍速度的提升,使N50杀球的球速非常快,尤其是N50杀球瞬间可以明显感到拍杆的形变和疾速回弹,感觉就像用鞭子将羽毛球抽出去一样,那是可一种非常爽快的感觉。
对比一下李宁N70羽毛球拍和李宁N50羽毛球拍的杀球能力:球速方面,N50杀出的球感觉似乎要比N70更快一些,但却没有N70杀球重和准;连续杀球能力方面,N70也存在着头重型球拍杀球天生的命门,就是连续杀球能力较差,再次杀球准备时间较长,如果仓促连续杀球,出现主动杀球失误的几率将增加,而N50的连续杀球能力则较强,但要注意的是在杀球瞬间要有压腕的意识,否则杀球线路容易过于平直;杀球“鞭击”技巧运用方面,N50对“鞭击”技巧的依赖性比N70更强。
五、总评
N70的亮点在于漂亮的外观,对高远球、小球和吊球落点的精确控制,以及颇具威力的一板重杀,在处理防守球、连续杀球能力和攻防快速转换方面略显普通。该拍适合于以拉吊和控制落点为主、伺机突击的打法。
N50的亮点在于挥拍的灵活性、平抽球、接杀和连续杀球能力,在小球控制细节方面还不够完美。该拍适合于快速突击的进攻型打法。
以上评测的依据均来源于个人实际使用感受,不保证与厂家数据、生产设定和各位球友的感受一致,望各位球友勿以此作为评判和选购球拍的依据。
点击查看李宁御凌风N70羽毛球拍价格参数网友评论:http://www.umgou.com/goods-591.html
点击查看李宁炫雷火N50价格参数相关评测:http://www.umgou.com/goods-594.html